在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的含苯类、醇类、酮类等有机废气散发。危害工人的健康并污染环境。80年代以来,催化燃烧装置作为一种治理有机废气污染的手段,在我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在催化燃烧装置的设计、加工、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就曾出现过因安全措施不得力而发生起火、爆炸的事故。HC型系列有机气体催化燃烧装置和直接催化分解氧化装置,以及催化燃烧装置使用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应用催化燃烧装置的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事故隐患,重时装置将发生火灾和爆炸。为此,国家应统一制定关于催化燃烧治理有机废气的浓度控制标准或设计规范。除上述因素外,从技术角度考虑,以下几点不安全因素也值得注意。
不安全因素
1.有机气体的爆炸下限与温度有关。通常,温度愈高,反应速度愈快,爆炸极限范围愈大。当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有机废气浓度过大时,催化燃烧装置的温度将会升高,加之自前国产催化燃烧装置均未设置废气浓度检测和控制设备,而温度升高后的有机废气的爆炸下限值将比手册给出的值要小,再加上装置中有机废气成分混合的不均匀性,在局部区域可能超过高温条件下废气的真实爆炸下限,则有爆炸的危险;
2.一般来讲,大多数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成份在同样爆炸下限浓度下,所含的燃烧热值可视为相同值,每1%的爆炸下限值约含热值1868千焦/牛•米勺如果完全燃烧,即热值全部用于使废气本身升温,则1%的爆炸下限值的废气燃烧可使废气升温15.3℃;当废气浓度达到25%的爆炸下限值时,可使废气本身温度升高。
管理措施
鉴于我国目前应用催化燃烧装置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对催化燃烧装置的设计、生产和应用几方面的管理,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催化燃烧装置应用中出现过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训;
2.制定严格的安全使用标准,做到有章可依;
3.对目前生产、设计催化燃烧装置的单位,应进行有关安全技术检查。如没有劳动保护部门的生产和设计资格认可,应禁止盲目生产和设计;
4.在各项采用催化燃烧装置治理有机废气的工程中,应有劳动保护部门参加,对其安全措施进行审查,如没有良好的消防预警和安全控制措施的设计工程,应不许开工,以确保安全;
5.建议设立一个针对催化燃烧技术的安全教育培训点,培训操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
6.产生有机废气的地方大都是重点防火部位,建议科研单位针对应用中的安全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来源:环保